常有人说南京是风水宝地,清早就紫气东来?别的我不知道,但从饮食上来说,每天清晨,烟火气就弥漫着整个城市。
食友A++来南京已经九年了,精通南京各种吃食,我们要吃南京早餐,他告诉了我不少,“南京人吃皮肚面讲究炝心面,说白了就是有点夹生”;“柴火馄饨之所以好吃,是因为空气中柴火的碎屑会落在汤中,增加风味”;“等会吃完早饭可以吃一份芳婆乌饭团,排队正好消食”……
充满烟火气的馄饨,老南京们喜欢集庆路的汪家馄饨
谈起对南京的第一印象,他总结为一个字——“杂”,完全没有六朝古都的厚重。食物也是这样,穿城而过的滚滚长江,繁盛的码头文化,南来北往的人群聚集在这里,滋生出了热闹的市井美食。比如说一碗长鱼面,来自于扬州下面的宝应县,新鲜的野生鳝鱼红炒,镬气十足,配上鳝鱼骨熬的汤,浓郁喷香;再比如说一份牛肉锅贴,可以追溯到遥远的阿拉伯——“天下回回半金陵”,位于老城南的七家湾是回民聚集区,藏着不少清真美食,金黄饱满的锅贴,咬上一口,牛鼻子里冒出的热气扑面,汁水能吃出结实的牛肉轮廓。
浓郁喷香的长鱼面,这一碗出自板仓街三百碗宝应长鱼面
金黄的牛肉锅贴,这碗出自七家湾草桥清真牛肉锅贴扁食店
这些外来美食不断本地化,丰富了南京人的味觉体系,但是本地人会告诉你,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永远是鸭子,鸭子里隐藏着南京的灵魂。
据两年前的统计,南京人一年要吃掉一亿多只鸭子,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爱吃鸭子?
他们一开始没准会说“这是什么屌问题,我也不知道。”
如果你秉承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原则一探究竟的话呢?
他们会告诉你,“因为江淮地区水网密布,是鸭子的天堂,一只只小黄鸭从苏北出发,路上成长,进了金陵城正好可以宰杀;而且南京夏季酷热,为“四大火炉”之一,鸭子性凉,是消暑调理的上品。”然后顿一顿,“我把南京人的底透给你了,斩盘鸭子请我吃,软边、前脯。”
皮酥肉嫩的南京烤鸭,是北京烤鸭的祖宗,推荐章云板鸭
老南京吃鸭子,讲究用苏北麻鸭、品相要皮白肉红骨头绿、如果喜欢吃肉要选软边、如果喜欢吃腿就选后脯、还有一个省钱的小窍门,买鸭子的时候买小半只,骨头少。
2
张师傅今年七十岁了,他在金陵饭店工作了很多年,现在主理广迎居老正兴。他深谙南京菜的精髓,拿手菜中就有两道鸭菜,香酥鸭和八宝葫芦鸭,其中又以八宝葫芦鸭最为出名。这是一道老菜,内塞八宝象征吉祥,形似葫芦有避邪之意,制作过程十分繁琐。要将麻鸭整禽出骨,填入八种馅料,定型生胚再油炸上色,最后垫上葱姜,用陈年花雕,生抽,冰糖,炖焖至酥烂。入口丰富多彩,每种馅料都带着一抹颜色,汇合成白色,和谐美妙。
广迎居老正兴的“八宝葫芦鸭”,工序繁复,需要提前一天预定
同样奋斗在一线的老师傅还有苏香圆鱼馆的丁师傅。他有一道秘而不宣的老菜——麻将灌汤豆腐,先用浓浓的土鸡汤制成鸡汤冻,然后用虾蓉包住酿进挖空的豆腐里,最后镶上茄子和青豆。吃这道菜,需要先用吸管喝滚烫的鸡汤,然后咬破豆腐,虾仁弹牙,豆腐的孔洞里吸满了汤汁,老菜里是阳光般的温暖。
一些老师傅还奋斗在第一线,更多的老师傅已经过起了退休生活,同样七十岁的曹瑞华师傅如今的主要“工作”是炒股票,手痒了会开个家宴。他师从金陵厨王胡长龄,点心状元尹长贵,已入厨四十五个年头,烧得一手京苏大菜。所谓“京苏大菜”,就是指传统的南京宴席菜,既有故都的大气,也有江南的细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