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好的教育?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取决于妈妈的言行举止
2020-08-18 11:51:11来源:阅读:-

在“新冠疫情”下,最无奈的教育,就是父母“宅”在家里陪伴孩子。

当然,家庭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而是一个复杂和系统的过程。想要教育好孩子,既不能凭简单粗暴的“棍棒教育”,也不能靠眼高手低的“说服教育”。可以说,如果不掌握专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,不接受过相关的教育知识培训,也不借鉴学习其他人的育儿经验,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。

什么是好的教育?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取决于妈妈的言行举止

不提升自己的父母,教育不出优秀的孩子。

近些年,通过手机和网络,我们能够了解到很多孩子和家庭教育失败的悲剧,有的家庭争吵不断,有的家庭支离破碎,而孩子则深受其害,有的离家出走,有的甚至轻视自己的生命,义无反顾地跳下高楼、大桥。

这些孩子怎么了,他们的父母和家庭发生了什么?

我们很容易可以辨别出:大部分教育案例都源于母亲和孩子的争执,而恶性事件的受害者也往往都是孩子的母亲。

十月怀胎、含辛茹苦,天下没有过得轻松、活得容易的母亲。

可是,当母亲的生活、教育和经济压力达到不堪重负的时候,就会情不自禁地将这些压力,转嫁和施加在孩子身上。有研究表明:在高压力、不和谐的家庭环境长大的孩子,对自身的压力反应会产生混乱,即便是母亲不再唠叨数落、打骂责罚孩子,孩子也会敏锐察觉到家里潜藏的压力和窘迫,并且直接表现为情绪和行为问题。

控制欲很强的母亲,只能教育出自卑怯懦的孩子。

什么活都要包揽,凡事都要插手,脾气火爆、性格急躁,对孩子以“挫折教育”为主;这样一个“女强人”式的母亲,往往源于一个懦弱无能的父亲;父亲的无能,必然使得母亲越来越强势。

当然,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烦恼,父母之间的纠纷离合,虽然事出有因,但也是所接受家庭教育的必然结果。如果没有一个好母亲,那就自己做一个好母亲;如果没有一个好家庭,那就经营好自己的家庭,让孩子过得幸福快乐。

每一对母亲和孩子,都是生死之交。

每个母亲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,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。孩子因为不懂事、想法单纯,在生活和学习中犯了错误或是出现问题,就只会用哭声来诉说自己的委屈和害怕。这个时候在情感上离孩子最近的母亲,所选择的教育方式,对孩子思维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。

好的教育,往往是和风细雨、润雨无声,而坏的教育,则可能是大吼大叫、推卸责任。

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,被母亲吼大的孩子,长大以后多半也是性格暴躁,在别人面前总是趾高气昂,喜欢大吼大叫、乱发脾气。而在母亲的“打击教育”下长大的孩子,因为从小就经受了太多失败和挫折,会导致心理出现一种绝望和无奈的心理情绪。这样的孩子遇事只会逃避,而且性格懦弱。

什么是好的教育?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取决于妈妈的言行举止

懒父母,教不出好孩子。

一般来说,专制型的父母喜欢端着权威和大人的架子,要求孩子凡事都要无条件顺从自己的计划和规则,却很少去正面激励和赞赏孩子;放任型的父母总是任由孩子的身心行为自然发展,对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既不太了解,也缺乏学习探究的兴趣和动力,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去纠正孩子的行为习惯,也不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。

而那些对教育理念烂熟于心的教师、教授或专家的教育方式 ,则偏向权威性,对孩子更尊重理解,会制定相对明确和一致的规则要求,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教育和引导孩子。

显然,积极陪伴孩子,和孩子更多地亲子互动,有利于孩子形成乐观、健康的情绪;而简单粗暴的“棍棒教育”和“打击教育”,会破坏或毁坏孩子正常的情绪人格。

在家庭中,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,尤其是每天在身边照顾自己的母亲。面对社会压力,父母如何处理、调整自我情绪,怎样和别人交往,怎样辨是非、明善恶,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发展。

1、母亲要重视孩子的情绪人格。

在日常生活中,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,作为母亲都要尊重和维护孩子的情绪人格。比如,孩子不小心摔碎了碗碟,考试发挥失常,或是受别人欺负,有些母亲就会不分青红皂白,朝孩子大吼大叫,甚至对孩子进行严厉惩罚。这样,孩子的负面情绪只会越来越糟,并且会阻碍孩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。

教育孩子,不是一朝一夕、立竿见影的事情,想让孩子乖巧懂事,作为父母就要选择积极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亲子之间的信任感、成就感和价值观,改善孩子的情绪人格。

2、母亲应正确回应孩子的情绪

面对世间万物,每个人都有情绪,更何况是孩子?

其实情绪本来没有对错之分,都是出于家庭环境、教育程度和理解水平的自然反应。母亲应该主动和孩子坦诚沟通,了解、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,鼓励孩子描述自己的情绪体验。

好的家庭教育就是: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绪可以被父母倾听、理解和接受,而不是被嘲笑、漠视和打击。

在回应孩子的负面情绪时,父母采用不同的声调语气,会对孩子造成不同的影响。平缓柔和的语气,能让父母把道理讲得更明白,也能降低孩子的防御心理,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更有利于亲子间的互动和沟通。

3、母亲要帮助孩子表达情绪

再优秀、谨慎和细致的人,都会有犯错的时候。面对自己的错误和负面情绪,每一个孩子都会希望自己的父母不要大吼大叫、蛮不讲理,能够更理智地对待自己。

母亲应鼓励孩子坦诚、自信和勇敢地表达自己,尤其是自身的负面情绪。这样一方面能够增进亲子感情的积极互动,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孩子认真审视和正确认识自己的言行举止,让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明理,乐于和父母、他人沟通,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情绪人格。

什么是好的教育?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取决于妈妈的言行举止

在家庭教育方面,一直流行着一句话:“男孩要穷养,女孩要富养”。

这句话虽然有失偏颇,但是对于男孩和女孩来说,父母进行“区分教育”是恰当的

富养富养,跟钱无关,和爱有关

男孩和女孩,在遗传学和生物学上都是有差异的。男孩一般喜欢挑战、刺激的游戏,而女孩往往喜欢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读书玩耍。母亲在教育孩子时,除了重视孩子的情绪人格,还应区分了解男孩和女孩的不同特质。

1、给男孩成长空间

男孩的天性就是调皮、好动,富于创造力和冒险精神。作为离孩子最近的人,在男孩进行尝试和探索的时候,一定要给予鼓励和理解,适当给孩子成长空间。

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,男孩总是会产生稀奇古怪和令人惊奇的想法,不管他的情绪和思路是否正确合理,母亲都应该耐心倾听孩子心中的所思所想;合理就赞同,不合理也不能妄加指责。

总而言之,只要孩子在面对问题时能提出新的想法思路,那么他的行为就值得我们去赞扬和肯定。

2、冷静对待男孩

但凡是男生,没有不喜欢拆卸机器和玩具的,在对事物的破坏、建设和重构中,男孩可以感受到满足和快乐。作为父母,我们可以把男孩的这些拆卸、破坏行为,看作是他进行试验和思考的过程。

不管怎么说,再贵重的机器和物品都是有价的,但如果男孩能从拆卸和探究的“暴力”行为中得到收获和经验,能感受到父母最自己的支持和理解,这样的父母之爱和引导教育,却是无价的。

3、培养“男子汉”

男孩就要有男孩的样子,不要像现在某些火爆网络的“小鲜肉”,根本没有一点“男子汉”气概。而对于男孩来说,真正的男子汉拥有不屈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,这才是在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力量。

身为男孩,以后必然要拥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,能否肩负起生活的重担,不但取决于他的学识、眼界和人品,也取决于他能否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,勇于迎接挑战,敢于尝试和突破未知的困境。

而这些,都需要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“男子汉”气概。

在教育男孩时,作为母亲要原则分明,避免反复过度地唠叨说教,让孩子产生烦躁和排斥的情绪;要适度对男孩进行挫折教育,增强孩子心理承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抚养男孩,父母应大胆放手,任由孩子顽劣调皮,给他适当的生存空间,允许孩子去探索和发现这个未知世界。母亲要懂得向孩子示弱,偶尔让男孩充当自己的“小保镖”;让孩子在照顾和保护母亲的同时,激发出自己的保护欲和责任心,更懂得体谅和照顾别人,让他成为真正的男子汉!

什么是好的教育?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取决于妈妈的言行举止

如何教育女孩?

和男孩相比,女孩更注重父母评价,也更乖巧听话,但是女孩一旦犯错误,父母们就会遇到另一个教育难题:如何教育女孩?

女孩的自尊心和羞耻感更强,批评得重了,会挫伤孩子的情绪人格;批评得轻了,又起不到教育的效果。这的确是很多女孩父母都要面临的问题。

1、让女孩自尊自爱

对于女孩的教育,不管家庭条件如何,无论是不是“富养”,尊严都是最重要的教育。作为孩子身边的母亲,从小时候起,就应该好好呵护女孩的自尊心。首先言语行动上不能粗暴,不能孩子一犯错就跳起来连吼带骂,甚至提着棍棒追着女孩跑,这肯定不是正常范畴的教育。

孩子完成某件事情,母亲在言语上应该给予奖励;如果孩子做得不好,或是犯了错误,母亲就应该以“说服教育”为主,摆事实讲道理,不能动不动就横眉竖目、大发脾气。

女孩的自尊自信是紧密联系的,母亲要注意培养和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,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唱歌跳舞或是弹琴写作方面不断进步,才能在学习、生活和社交中情绪乐观、信心十足。

母亲要避免用命令式口吻和孩子讲话,更不宜在其他人面前随意批评、指责甚至打骂女孩,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变得性格孤僻,亲子间的感情也逐渐消失殆尽。想要教育好女孩,让女孩在成长、生活和社会中有自尊,就要从小呵护和关爱孩子,这样女孩才会形成健全的情绪人格。

2、培养女孩的善良

虽然现代社会纷繁复杂,到处充斥着名利、欲望和骗局,但是作为母亲,依然应该培养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。拥有财富和名誉的人,容易被人尊敬和认可,但是只有善良的人,才会被同样友善的人接纳、信任和喜欢。

母亲应该学会赏识女孩的善良,要和孩子达成共识:善意的言行即便犯了错误,也值得被人尊重和原谅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母亲也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,不能让成人世界的谎言欺骗,破坏了孩子天真善良的本性。

都说“女孩要富养”,太过奢侈肯定是不好的,但是为了让孩子自尊自信,作为女孩的父母,还是应该在家庭条件允许的范围内,尽量为女孩提供温馨美好的成长环境。让孩子从小能够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温暖和家庭生活的美好,自然也就会心存善意,并且愿意相信和坚持善良的本性。

3、锻炼女孩的交际能力

想要在现代社会有一席之地,光靠学识眼界和踏实肯干肯定是不行的,一个人在生活和职场上能不能走好,能走多远,往往取决于他的人际沟通能力。

对于一个自尊而善良的女孩来说,想要生活得更好,就必须学习与人沟通交流,和其他人友好相处,这样以后在生活中有所依靠,事业上也会有更多伙伴和帮手。

母亲应该鼓励女孩平时积极和人打招呼,多和年龄相仿的小伙伴聊天玩耍,或是多带孩子出去游历参观,都可以很好地促进女孩的交际能力。

什么是好的教育?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取决于妈妈的言行举止

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,孩子需要怎样的爱?

20世纪50年代末,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动物心理学家哈里·哈洛做了一系列实验,其中有一个试验,叫做“代母试验”。

将刚出生的小猴放在铁笼里,然后做两个假猴子来替代母猴。其中一个只用铁丝做成,身上绑上奶瓶,给小猴提供奶水,可以随时喝到;另一个假猴,是用柔软的绒布做成的,没有安装奶瓶也没有食物。

可是所有参加试验的小猴,都做出了相同的反应: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去寻找铁丝母猴吃奶,除此之外的时间,几乎都会趴在绒布母猴的身上。甚至有的小猴饿了也不愿跑到铁丝母猴那里,只是把头伸过去吃奶,而身体依然抱着没有奶水的绒布母猴。

哈洛为了试验小猴面对恐惧的反应,还特意做了些会动的道具,比如外形恐怖的蜘蛛等。结果放进笼子后发现,小猴感受到恐惧后,就会紧紧抱住绒布母猴。即使拿掉绒布母猴,笼子里只剩下铁丝母猴的时候,小猴子即使再害怕,也不会跑到铁丝母猴的怀里。

这个实验说明:爱,源自接触。

母爱的本质,应该是拥抱、抚摸和亲昵;而母亲的性格、语言和行为,会影响孩子的一生。

作为母亲,想要在孩子的教育中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,而不是教育出性格懦弱、自暴自弃或是忘恩负义,缺乏道德观念的孩子,就要从孩子年幼时开始,从小事做起,对自己严格要求,在心里时刻装着孩子,一切为教育孩子着想。

1、调整好自我情绪

现代人的生活和经济压力越来越大,每天回家前,大多数母亲因为忙于工作,已经辛苦了一整天,不但要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,还要处理同事领导的问题要求,早就已经疲惫不堪。但是既然我们要面对无辜的孩子,就不能把和孩子无关的坏情绪都带回家。

孩子的快乐需要父母的陪伴,却不需要父母的坏情绪。

2、重视孩子的荣誉

孩子因为年龄小,生活阅历和见识都比较短浅。可能孩子认为某件事对他来说非常重要,比如在幼儿园或学校得了老师奖励的五角星或小红花,往往会兴奋好几天,甚至回到家里还要缠着妈妈眉飞色舞地说个不停。这时候母亲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,用心去感受他的快乐和激动,千万不要表现出不屑一顾甚至不耐烦的情绪。

3、避免语言暴力

孩子肯定会犯错误,生活中偶尔会撒泼耍赖,学习成绩也会有起伏波动;但是在孩子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时候,母亲一定要表现得坚强平和,应该告诉孩子:

人生路很长,失败只是一时的痛苦,但是不努力就会一世挫败。

什么是好的教育?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取决于妈妈的言行举止

或许,不是每个母亲都温婉善良、知书达理,但是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,最差的教育就是用刻薄刁钻的语言来挖苦讽刺孩子,让他感觉自己一无是处,对于人生和未来看不到一丝希望。

俗话说“祸从口出”,经常口不择言的母亲,只能教育出失败的孩子。

母亲在孩子面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语言,不要唠叨啰嗦,也不能“语言暴力”。其实,孩子最害怕的就是母亲的沉默,所以想要教育好孩子,与其对孩子冷嘲热讽地说个没完,还不如言简意赅地帮孩子指明错误、讲清道理,这样的教育更有效!

每一对母亲和孩子,都是生死之交;而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取决于母亲的言行举止。


推荐阅读:无忧财经网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XML地图 | 版权声明 | 网站地图TXT
邢台大邢网 -邢台最权威的企业资讯门户网站之一
免责声明:邢台大邢网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相关作品的原创性、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!
Copyright © 2012-2019 http://www.xtolw.com, All rights reserved.